top of page
  • dulan0

【觀影心得】台大歷史 李芳儒

今天上課時看了「回家——在宅醫療是社區的好夥伴」這部電影。電影的 劇情走向其實蠻好抓的(除了我以為男主角會跟照專在一起 XD),但在通俗的 劇情之中,「在宅醫療」這個議題透過好幾個家庭的故事被很仔細地呈現出來, 讓人印象深刻,對在宅醫療的基本運作方式也有了大致地認識。


在看影片時,因為劇情其實蠻動人、渲染人心,所以我大概從中間就開始 瘋狂落淚……後來想想,劇中的角色是為了「善終」才選擇在家裡走完生命的 最後一哩路,實際上已經比很多無法自我選擇、自我表達的病人的情況好上許 多,我應該為這些角色感到開心而不是難過。或許我只是對「死亡」這個人生 課題還不太熟悉吧。但我還是無法很理智地看待與我生活經驗有關的劇情,像 是其中乳癌、想看著自己小孩長大的母親,最後仍然過世,讓我一直想到我的 摯友失去母親的事情(同樣都是因為癌症,也同樣都在她成年之前,超級多巧 合…),一方面更能理解她當時的心情,一方面也在想如果臺灣也有在宅醫療, 她的母親是不是也能在最後的時光受到更多的照顧。


除了角色的設計很立體,使觀眾在觀影過程中隨之有情緒起伏外,我認為 這部電影更重要地是呈現了許多在宅醫療的細節,讓人在觀賞時能意識到這不 只是一個個故事的集合,而是一個「議題」。劇中的照專們,在引導男主角接受 在宅醫療的同時,也在向觀眾介紹這個新概念,他們用了許多專有名詞,以及 解釋了許多在一般看來可能很瑣碎、卻很必要的步驟。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照專們說他們是身為病人的「peer」,而非醫院醫療中的常見高高在上、專注在 自己科別的醫生;在診療過程中,還必須更改用字遣詞,如不能說出「癌症」、 「胃造口」等字眼,以免造成病人不舒服、恐慌。除此之外,在角色談笑的過 程中,也引出了在宅醫療的運作模式:每個科別的人需要大量溝通,以此為病 人打造出最好的治療計畫,這樣的模式讓我心生許多嚮往,因為我自己的爺爺 在過世前,就是每天都去好多不同的科別看病,每個醫生提供的診療方式、處理手段皆以自己的科別為主(害我爸媽現在很討厭醫院裡的醫生 XD),真的很希望臺灣未來也能多一點人手支援在宅醫療。


最後,我認為影片中最重要的概念可以化成簡單的一句話,這句話寫在主 角父親的書封上——「要看人,不看病」(忘記確切用字了)。這樣新概念的接 受過程,在電影中呈現的十分順暢、美好,對比臺灣在宅醫療的現況,令我覺 得非常可惜,希望未來能透過各種方法,不論是醫學院本身能加入多一點醫學 人文的課程(改成必修等等)、在宅醫療機構開設實習名額給非醫學或護理科 系……以此提高在宅醫療的人力,也提升大眾對此議題的認知。


(聽完最後的 QA 許多疑惑都被解開了,還得知了很多實務上的經驗,但我 仍有個疑惑:為何日本與臺灣明明都是高齡化社會,但前者卻能夠強制實施介 護保險,臺灣卻沒有辦法?利益衝突之類的因素嗎?)

21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觀影心得】台大社會學系 張伊琇

在電影中,我最有印象的台詞為,病患告訴醫生,「沒看著病人的臉,哪算 什麼好醫生?」 現今醫療制度中,在診間中醫師總是盯著螢幕、手敲著鍵盤,快速的打下病 人所述症狀。但在電影中的「要看人,別看病」,像是某種提醒──原來醫病關 係並不是冷冰冰的專業知識展現,而是真實且有溫度、人與人間的互動。 在電影中,醫師袍做為某種權力地位的展現。隨著電影劇情推進,在宅醫療 的性質是需要透過各方專業的合作共同達成,也

【觀影心得】台大歷史 李懿純

看完《回家:在宅醫療是社區的好夥伴》這部電影受益良多,也讓我很有 感觸。由於從小和阿公阿嬤一起生活,家裡有長期照顧年長者的經驗,因此看 到電影中幾個需要在宅醫療與照護的案例都非常有同感。起初高橋醫生對在宅 醫療的運作還不理解時產生了許多誤會和問題,但是在他的努力以及照專和整 個照護團隊的協力合作下,每個案例都有了最好的結果。即使電影情節必然會 經過美化與簡化,但也讓我覺得和日本相比,現今臺灣醫療體

【觀影心得】台大國企 許淩雅

「ピア」是指夥伴、同伴的意思,在這部電影裡則指的是在宅醫療的醫療團隊 分工合作,與病人及家屬一起努力,幫助病人度過與疾病共存的時光。 主角剛離開大學附設醫院回到社區時,仍然自詡是受過高度專業化訓練的菁英 ,雖然公事公辦、講話也很直接,但冷血無情的作風讓社區的居民感受不到人情味, 也因此一開始的出診,以及跟新同事的合作都不是很順利。我其實還滿同情主角的, 突然換了一個工作環境以後,從前的許多習慣和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