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dulan0

【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心得

王芷庭


在觀影前,我其實不算了解在宅治療,一直以為治療的部分都只屬於照服員和醫師的工作,在觀影後才知道,原來在宅治療的背後有那麼多的人力在合作著,醫師、各職專業工作者以及家屬甚至是社區的居民都是幫助病人“回家“的夥伴。


在觀影的時候難免會想像著,哪天自己或家人也遇到同樣的狀況,我會用什麼樣的心境來面對?看到最後的藤本一家,抉擇病人的體力與心願真的是一大難題,但就在各個專業角色、各司其職、團隊合作之下,病人除了得到很好的照顧,也完成了心願,病人在最後依然很努力的生活著。換作是我,若有“好夥伴”們的協力合作,也期望自己能生命自主,很用力地活到最後。

 

王愛玲

「回家」,對於一般人來說,是每天上班上課後的日常,但對於在醫院或是長照機構的個案來說,「回家」卻是一種奢求。而如何讓個案回家,在宅醫療似乎是其中的解方之一。影片由一個在醫學中心中心工作正有著看似大好前景的年輕醫師,因為在鄉下行醫的父親病倒,不情願回鄉接手父親的小診所及在宅醫療開始,看到醫師從和個案接觸的過程中,逐漸從看病轉變成看人的過程,並且重新定義自己行醫的價值,還有影片中安寧與團隊合作的故事,頗為動人。但就像影片的引言人所說,這是電影,實際的工作場域其實才是真正的生活樣貌!我想,面對不完整的家庭支持、意見分歧的家屬、各種資源連結上困難與政策彼此無法連接、給付不足、城鄉差距以及交通困境、專業人力缺乏,才是在宅醫療推行過程中,總需要團隊人員燃燒莫大熱情的原因,也是在宅團隊的日常吧。


另外,電影裡居家安寧的片段,故事張力極強,讓在座的同學印象深刻,但我認為,在宅醫療並不僅是居家安寧或是居家服務這兩件事(影片放映後的討論都圍繞在這兩個主題上),未在課堂中對於在宅醫療的系統及結構對同學做簡單的介紹有點可惜,因為可能讓在座有意從事相關工作的未來社工們,不清楚自己在這樣團隊中的角色 (影片中最接近的可能是照專這個角色,但現實狀況照專為醫事人員相關的比例極高),以台灣現況來說,在宅醫療主要可搭配兩個給付系統,一個是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並納入APC概念,結合居家第三階);另一是長照給付制度,走得較快的居家醫療團體,會另外搭配相關的創新計劃,因著不同的給付方式,團隊組成人員也會有所差異,而工作核心與目標也會有所不同。


個人覺得社區和居家的照顧,是高齡化社會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讓長輩在家、回家更是一個重要的目標;影片中的團隊很棒,但仔細看看台灣在宅醫療學會英文名稱雖為Taiwan Society of Home Health Care,但在宅醫療(Medical Care)的主軸仍以醫師及居家護理師為主,我想我們離「PEER」,還有一段路要走吧!

 

李沂瑾


此部電影著重在傳遞「(社區)在宅醫療」社會福利制度是如何運作的,在宅醫療需要由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合作,如劇中所提:牙科醫師、口腔衛生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居服員、醫師、護理師、照顧管理專員、個案管理師、輔具相關人員等,組織成一個完整的支持體系。且當患者想「回家」時,他們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便至醫院診療者,無論是失智、不良於行、甚至善終等因素,都使病患只能「回家」或者想要「回家」。


主角高橋雅人醫師,是為哈佛醫學院畢業的菁英,回到家鄉的醫院診療,使他無法再向更高處發展,也使他自視甚高及輕視患者的態度。直至走入在宅醫療過程中崎嶇,其中在一幕,進行在宅醫療診斷後,長者的身體狀況衰弱、心理狀況變得堪憂。「要看人、別看病」是父親在針對在宅治療研究的書籍中,第一面所寫下的語句;也使他憶起他的夢想,「我想成為一位大家都會對我說『謝謝』的醫師」,使他開始省思在宅治療的真意。「醫療的原點是面對病人」、

「把馬路當醫院走廊,家是病房」前輩對他這麼說。


然而,在宅醫療似乎隱含著,我們將一步步走向人生的終點?當醫師面對無法治療病患時,所能做的事為何?「Life,代表生命、生活和人生」,團隊所能做的即是繼續給予全方位的照護支持。「失智又不代表人生就結束」,劇中這句台詞醍醐灌頂、一語道破,失智並非死刑。而是應充分使用社會福利相關資源,甚至由專業人士協助其利用社會福利制度,「直到最後一刻都要活得像人」。最後,主角脫下醫師白袍、放下公事包、騎上腳踏車,走上在宅醫療照護

服務。


在宅醫療使我想起照護的邏輯與選擇的邏輯,照護的邏輯相較選擇的邏輯,更重視人的特性,並且評估多方價值,選擇出合乎倫理的行為,和「夥伴」也就是管理醫師們,有良好溝通以得到良好的照護。「以治療為手段介入生活」,照護的邏輯中,行為是流動性的且持續調整的,不會一成不變、完全固定的。


在宅醫療亦可進行聯攜合作,即便不是醫療領域的夥伴,都能夠為在宅醫療點綴襯托。最後,四道人生:道謝、道愛、道歉、道別,是人生旅程會面臨到的議題,它使旅程更加豐滿、更有意義,邁向美好而深刻的人生。我期待社會福利制度與政策並非僅是消極打發,而是積極措施;尤其在面臨快速變遷的社會,政策同樣需要隨之轉型、革新,否則將無法因應新社會風險,恐導致劇烈的失控變動。因此,我們需要長遠的政策,而非短視近利的舉措。


 

李旻儒


在看這部影片以前,我一直認為在宅醫療是一件很悲傷的事,因為以往的認知,生病就是要接受治療,直到康復再回家,因此讓一個病人離開醫院「回家」,就代表對病人宣告醫生已放棄他,而在宅醫療這項服務,只是幫病人在離世前能維持狀態或是舒緩不舒服的病狀而已,因此對我來說「在宅醫療」對家屬來說代表自己的親人已經無法在醫院接受治療,及時在醫院住院也無法治癒,因此讓病人回家,對病人來說是一種解脫,一是不用再受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二是家對病人來說是港灣,心境上也較能放鬆,不用在面對醫院那冷冰冰的環境,但對家屬來說自己的親人回家就代表他將離世,因此我一直不喜也不太想了解在宅醫療 ,因為對曾經歷過的家屬來說,在宅醫療是個魔咒也是痛苦的來源。


但這部《回家》讓我用旁觀者的角度觀看,從醫生的視野去看在宅醫療,與高橋雅人一起學習與理解在宅醫療,了解在宅醫療的意義,了解在宅醫療並不是單靠醫生一人就行,而是藉由與不同專業的醫療人員合作,努力讓病人與病魔一起共處,並不因病魔而放棄生活與夢想,而是在生命的最後活出自己的樣貌。


透過這部影片,讓我重新認識在宅醫療,也了解到原來在宅醫療是一個團隊,並不是只有我知道的醫生一人負責,也不是像我記憶裡的醫生只是來看看病人在家是否安好,以及在病人死後開張死亡證明書而已。在宅醫療其實背負很大的責任,他們將醫療搬進病人家裡,讓病人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接受治療與照顧,並已不讓病人改變他的生活型態為前提,繼續過完他的最後一哩路,並且更加理解病人對於回家接受醫療的看法與心態轉變。


而完成病人的遺願,我覺得在病人狀況允許下,算是在宅醫療必須達成的共識吧,畢竟有可能是家屬與病人一起完成的最後一件事了,而完成遺願也凸顯在這部影片一直想傳達的「PEER」,也就是好夥伴,透過彼此的專業與交流,以及家屬的協助,大家共同合作一起努力完成病人的最後遺願,讓病人不帶遺憾離世,這就是在宅醫療的存在意義吧。

 

李長榮


中秋前放「回家」這部影片,有一種溫馨感,或許冥冥中提醒著我們當趁還有機會,要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每個時光……


影片的開始,挑戰的是一個醫生的價值觀──到哈佛進修或到小鎮行醫;當然,不同的選擇就會有不同的發展與收穫。到哈佛,收穫的是頭銜、光環,以及對個人能力的讚賞;到小鎮,收穫的則是體貼、溫馨與病人誠摯的感謝。沒有孰好孰壞,只是單純的選擇。


只是我們要問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樣的選擇權可以同樣被病人擁有嗎?」在菁英主義的觀念裡,強調的是相信專家與權威,自然在醫病關係中,病人往往只有聽話的份;但是病人要的,有時並非單純的看診、吃藥,而是一種在痛苦中的被同理、被在乎,所以影片的敘事過程,我看見對病人而言,強調的不再只是「病」,而應該是「人」。


從照護觀點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醫療模式演變成社會模式,再發展到最新的人權模式,其核心價值就是將受照護者的客體地位(object),轉化為主導自己生活的主體(subject)與權利的擁有者,所以我認為此片亦傳達此一精神與歷程。


最後,透過日文片名PEER(好夥伴)來解讀中文片名「回家」;我在想,這是否意味著專業級的照護要帶給人賓至如歸的感受呢?在高齡化的社會裡,我們不能逃避長照的議題,但是透過這部影片,我學習到的是,對於老人,我們看到的不能只有「老」,而是應該還有「人」才對。


 

林姿沄


此電影在告訴觀影者當醫療進入社區後,醫療體系中的專業人士、病患、家屬如何互相支持、陪伴,進而成為「夥伴」。而此部電影在倡導居家護理的同時,也透過主角內心的轉變,使我們知道在社區的居家照護工作中,醫生並不是領袖,也沒有發號司令的權力,而是由所有工作者締造出平等的工作環境,用心照顧每位病患與支持家屬。在《回家》中,病患在臥床,甚至是生命末端期間,都希望在「家」度過,因為那是他們最熟悉、最喜愛的地方,而所有工作者都必須了解這一點,將自己的觀點平行於病患,方能為病患做出最佳的照護計畫。


毫無懸念的,《回家》使許多觀影者感動萬分,各專業的工作者的互相支援、工作者提供暖心的服務,當然還令觀影者感受到「家」的溫暖。若我們將焦點放置於各專業的工作者上,這群人將病患視為自己的家人,把照護視為己任,說起來容易,但要真正要秉持著這份心意投入工作,是真的不容易。因此,如何將醫療與社區串連在一起形成有「生命」、有「溫度」的機制,亦是臺灣需要不斷進步與升級的地方。


 

林庭蓁


這部電影主要談論在宅醫療的心路歷程,從電影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日本在宅醫療的發展,和在過程中遇到的困境和感動,我自己比較有感觸的是在宅醫療運用在失智老人上,曾經也經歷過家中有失智老人,但因為道德和各方的壓力下,不能在家中離去,一個觀念的轉變最終還是要靠觀念的翻轉,很多系統的完善過程,能夠帶給需要的人不一樣的選擇,在宅醫療的概念一直都不是新的,但是在實務現場卻很難實際被推動,但是卻是以服務對象為出發點的,講者在演講中也有分享台灣目前在宅醫療的推動和過程,尊重病人的意願是服務的核心,之前實習時也參與過安寧、臨終醫療的簽署過程和目的,身為一個直接服務者,在現場面臨的很多阻礙和困境,深刻的思考其背後的制度和觀念問題,在這部電影中,能夠深深的感受到!

 

邱奕綺

透過觀看《回家~在宅醫療連結社區的好夥伴》的公播版,讓我們看到一個哈佛醫學院畢業的菁英,從沒有「在宅醫療」的概念,再加上菁英意識輕率的態度,而罔病人及家屬的心情,到了解「在宅醫療」脫掉白袍跑到病人家出診,進而重新「面對病人」重要性的過程。


這部電影讓我們對「在宅醫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日本「在宅醫療」的定義上來看,係指在自宅接受醫療服務;狹義的在宅醫療,是由醫生和護士到病患家中提供服務;亦是一種結合醫療與長照的居家式照護,以提供365天24小時服務,並以醫師為窗口,提供「緊急往診」和「定期居家訪視」服務;醫師的角色除了診察病患,同時也負責協調各種醫療和長期照護的專業人員,以及安排病患出入院,滿足在宅病患各種需要。


從日本「在宅醫療」的經驗來看,日本不僅有完善醫療系統,還內含各種居家式醫療服務的整合,如在宅醫療、長期照護與急性醫療間的合作等;反觀,台灣,目前要發展如日本般成功的「在宅醫療」,似乎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如病患、病患家屬或其照顧者如何成為參與決策的重要團隊成員;團隊成員間如何進行分級分層;團隊成員間如何落實交班;如何建立以家庭為單位、社區為導向的評估;如何建立照顧網絡連結到社區的非醫療資源網絡上;如何建立24小時的服務等等都是待省思評估的地方。


因此,不論在病人或照顧者的需求上、國家財源上、專業人員的培訓上,以及是各專業的整合間,都還有許多待整合與努力的空間;尤其,是在健保單一保險人的制度下,如何有效彈性運用醫療資源,抑制不斷上漲的醫療費用,讓「在宅醫療」服務能有效的取代部分住院與機構式照護,將是未來台灣政策當局不可回避的議題。

 

邱麟閔


「在家終老」對人而言,似乎仍為老年時期最大的渴求,究其原因如同艾瑞克森所言人生發展階段,當來到老年期之後,孤獨與整合過往生命歷程成為此階段的任務重點,相對的,生活在熟悉的家中及親人的陪伴,是有助此階段任務的完成,只是在老年期的生、心理狀態,除了考量支持心理健康外,更需要醫療介入支持生理正常運作。


「回家」這部影片談論的是跨專業團隊成員如何在理想中的合作模式,去推動社區「在宅醫療」,讓人可以在家安老、減緩病痛的死去,對我而言,這是個感動人心的服務模式,它也可以引導我們重新思索如何朝向這種理想前進。只是,當在實務界工作越久,便會發現理想終究與現實有所落差:


一、老人照護政策不易整合:以現有長照2.0制度而言,其前身於1986-1990衛生署便已提出第一期醫療網「醫療保健計畫─籌建醫療網計畫」,積極規劃中老年病防治工作,以及推動居家照護工作,後續又延續該計畫推動第二期(1991)、第三期(1997),至1998內政部又推動第一期「加強老人安養服務方案」,同年衛生署也推出「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1999年行政院研提「建構台灣長期照護體系十年計畫」也就是長照1.0計畫,而這看似有主軸發展的老人照護政策,不論在任何時期都同時伴隨著有3-5種老人照護政策在執行中,加上政策主管單位的不同,其推動方向與做法也不同,即使在中央部會已整合成衛生福利部,但部會間的政策作法亦有所不同,而在宅醫療計畫應屬於92年開始推動之家庭醫師計畫之一環,亦未整合至長照2.0計畫中。


二、醫事人力與投入意願不足:社區中的在宅醫療團隊是由一群專業人士所組成,除了需要大量的不同專業領域人力外,還涉及薪資俸點計算支付額度,而就人力而言,在醫療界已出現醫事人力不足現象,加上醫療體系大量看診模式,也間接造成無法有多餘的醫事人員可以投入社區在宅醫療,而在國內少化衝擊下,醫事人力在數十年後是否會亦加嚴峻吃緊,加上在宅醫療之薪資俸點給付來源為全民健保,給付額度不高,亦難提高醫事人員從事社區在宅醫療意願。


三、經濟支撐力道不足:現有老人照護政策主要經費來源不外來自於社會保險制度(全民健保)及稅賦制度(公彩盈餘、遺產稅、菸酒稅等),而隨著就業人口趨減,社會保險制度的保費金額逐年下滑,已呈現入不敷出,另外稅賦制度亦隨著全球經濟衰退,及國內消費趨於保守等變數影響,老人照護政策的年度預算經常與其他國家預算科目互相擠壓,故如何創造長久穩定的經濟來源來支撐老人照護政策,成為老人照護政策最大基礎課題。


基於上述原因,個人認為老人照護政策應該先從都市規劃、住宅政策著手,例如部分北歐國家便採取此模式,此模式是檢討老化人口所需都市型態(即社區硬體環境)為何,然後搭配共融式的社會住宅,其社會住宅並非式標籤化或集中式的貧民窟,而是由國家要求建商須在新建物提撥20%為社會住宅,造就許多社會住宅來自經典建築師之手,住宅地點也經常坐落於民眾俗稱的蛋黃區,讓民眾趨之若鶩,之後再搭配社區醫療團隊,降低社區醫療團隊因服務民眾家庭距離所帶來的交通及人力成本,甚至讓民眾把社區有醫療團隊也視為居住地點考量因素之一。因此,理想的在宅醫療模式並非不可行,而是取決政府部門是否能遠瞻、整合各項政策。

 

胡家榮


這部電影讓我覺得最能呈現在宅醫療精神的場景,莫過於劇中的醫療團隊聚集在居酒屋闡述自己的職業,並且以病人的角度來看,說明自己的角色能為對方做什麼,我覺得這一場景讓我特別觸動,當醫療團隊對於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都能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並且團隊的目標都是共同的,我想被這樣的醫療團隊服務,病人也會感到非常放心。我想這樣的情形,不只可以出現於醫療團隊,在其他關於跨領域合作的事情,都能以此為目標。


但在這樣完美合作的情形下,必然面對如何整合各領域的事務,以及各領間的溝通隔閡,這些是非常重要的,儘管片中對於這樣的現象有稍加描述,但真正現實中要解決,必然不像影片一樣輕描淡寫就可以化解,這對於實務上的工作者來說,也是期望可以獲得系統性的解決方法。


此片可以看到在宅醫療是非常重視病人的想法,會有專業團隊評估病人的情況,並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一切為的都是讓他們在治療的時候,可以感到非常舒適,也讓他們感到有尊嚴。是一個非常人性化的舉動。


最後,在宅醫療也讓我們看到有部分的老年族群是不方便到醫院就診治療,而透過在宅醫療,對於行動不便或是身體狀況不佳的老年人來說,是一大福音,而就醫的服務品質也不輸於在醫院就醫。那在最後演講也提到,台灣現階段的團隊成員,大多都是依靠熱情,因這部分不會有健保點數,所以薪資上也會有落差,這一部分也值得我們完善。


也很感謝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在現場中的講解與解惑,讓我對在宅醫療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張羽薰


曾經有在醫院照顧過家人的家屬都知道,醫院的氛圍並不是這麼的讓人喜歡,躺在病床上的家人,他們的感受一定又比我們更深刻,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在一個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治療,心理與生理的層面都能獲得更大的放鬆,但這件事情卻很難執行,這裡面包含了許多因素,有醫療資源的問題、環境的問題、照顧方面的問題等等,有太多的阻力在這其中,變成一個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出現。

在現行的醫療體制裡面,醫護人員要到病患家中診療是不普及的現象,雖然近年來有許多醫護人員自行組成小型的醫療團體到鄉下或是落後地區進行診療,但這還是非常的少數,然而其中還需要許多各界不同的角色一起合作,總總原因讓這件事情變得難以執行;現行的醫療體制要改革並且落實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直以來醫療都是圍繞著醫院體系而設計,不管是專業人員的培訓、思惟,還有醫療給付制度設計等,希望在未來可以逐漸改變這個現況,慢慢推動在宅醫療這個制度的實行,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支持這個制度的推動,讓在宅醫療在台灣社會中慢慢的普及,讓生病的人不是只有一種選擇而已。

 

張嘉玲


影片既溫馨又溫暖的呈現人與人、伴侶與家人、社區間因為在乎彼此而緊密連結。在宅醫療是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病人自己選擇治療方式,建構更完善的在宅醫療連結社區資源的照顧體系。將治療從診間搬至病人家中,讓病人在熟悉的環境下接受治療。由一群專業人員,其中包括醫師、個案照顧專員、藥師、營養師、復健師、社工師都能以平等的夥伴Peer關係協同合作,經由整個專業團隊的努力,思考如何讓照顧更美好,帶給病患最大的信心,不僅僅對病人有幫助,對病人家屬也有很大的益處。病人在治療時不再是面對冷冰冰陌生的病房,而是在自己生活已久的家中,面對熟悉的環境也能更自在的生活,在心境上也能輕鬆許多。


善終是自己的責任,在生命的最後的一哩路,活出自己的樣貌,走得自在安心。

 

許雅禎


電影講述的是一位年輕醫師因父親生病,故返鄉接替父親的診所,一開始醫師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不接受自己的專業被挑戰、被質疑,總是還期待著有天能回到大醫院繼續發展,面對這一間小診所與在宅醫療,心裡充滿的不甘心。後來,因為自己不顧慮患者的感受,在無意間刺激患者的情緒,最後間接導致患者腿部骨折,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決心開始學習在宅醫療的相關服務。


電影橋段裡最感動我的部分,是癌末母親想與家人一同去賞花,不同職類的工作人員協力幫助媽媽完成此心願的片段,如何幫病患在生命的最後一哩路,與家人好好的道別,互相完成彼此的心願,有尊嚴且無遺憾地離開,我想這是安寧照護裡最大的目標,這也是在宅醫療所努力的項目之一,除了這以外,在電影中也看見,在宅醫療幫助了許多年長者,在不方便就醫的條件下,能夠擁有妥善的醫療介入。在宅醫療需要不同職類的工作者一起努力,才能發揮到最好的功效,其中包含醫師、護理師、藥師、照服員、復健師、營養師等等,每個人各司其職,一同幫助患者。


雖然台灣的在宅醫療服務上尚未健全,但藉由此電影也讓我看到推動在宅醫療的必要性,不只是針對不方便就醫的患者依然能夠與他人享有同等的醫療救助服務,在宅醫療的服務中,遵照長者不想離開家的意願,透過不同單位的合作,一同維護長者的生存尊嚴,就像是電影中牙醫所提到,他幫長者看牙醫的重點,是為讓他們一直保有自主咀嚼進食的功能,讓他們能夠一直持有自主能力。謝謝這部電影,謝謝講者,讓我更加的理解在宅醫療。

 

陳文耀


先從影片一結束的那一剎那說起好了,在片尾曲響起搭配著,忍住整場的淚水就流了下來,雖然電影還是電影,但還是很細膩地說出了第一線現場會發生的種種狀況,以及人性的各種考驗,本人雖未在醫療產業中工作過,但在每個畫面下似乎身歷其境,劇中每個角色都有很精彩的故事,演得相當生動,然而,母親罹癌最終選擇安寧治療的臨終陪伴這段戲,最能夠打動我心中的哭點,看見醫師真的拉下專業本位,與所有的夥伴人站在同樣的高度,共同處理同一個個案,甚至真的與個案站在一起,加上懿德老師在最後感性的結尾,真的看見台灣有非常多的可能,以及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變,我覺得以我家裡有照顧過長者以及生病的親人來說,這些在宅醫療是非常需要的,但確實在台灣有著制度上的結構困境,並且以我是一個癲癇患者來說,我就醫十來年,在診間多半感受不到醫師的溫度,也許是因為我的病症不夠嚴重?但我也真誠地希望我在老年之時,身體有著更多的病症,可以看見這個制度建立起來,也因為我也可以享受到人性的光輝!

 

陳世霖


感謝學校與單位給予機會讓我們能看到回家這部電影,對於居家照護有初步的了解,其所理想的願景確實十分吸引人,若是能在家終老,所有人陪伴在身邊照顧你,完成你所有需求,那該是多好的一件事情,但這所要付出的成本以及是否隱含著壓迫,是我未得到解答的地方。


以下提出幾點疑惑處:第一,在宅醫療以病人為中心,醫院以醫生為中心,但難道在醫院就不能以病人為中心嗎?又或者,以病人為中心真的是比較好的嗎?正向的醫病關係能使治療更順利進行,而這需要靠良性溝通去做到,病人相對於醫生的確常屬於權力低位,認知上也有所差異,一方面認為自己最了解自己身體狀況,另一方面又想尋求專業角度的診斷,兩者若是相同自然無礙,但當兩者產生衝突時,治療也許就會產生爭論,而這部分不管是在醫院或是在宅醫療都是需要審慎處理的,單純推動在宅醫療並不能解決。


第二,使在宅醫療應用於臨終照護,希望讓在宅醫療成為安寧照護的一環,是否合適?傳統觀念上都希望能落葉歸根,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臨終,但其成本可能會比在醫院安寧病房還要高,以洗澡為例,有許多高齡者家裡的浴室並不是一個友善的高齡空間,或是無防滑措施、或是空間窄小,花錢改造也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能力,可能在醫院反而能享受到比較好的服務,而且醫院裡也有其他類似的病患,彼此之間也能成為支持力量,或許改善醫院的安寧照護品質也是可行的方式,像是使用家裡的寢具、建立被照護者的支持團體等等。


第三,以台灣目前醫護勞動力能否負擔?目前台灣醫護比並非健康,增加在宅醫療比例對此現況是否有所影響? 良善的醫療照護不應該建立在壓迫照護人員身上,地區資源本就存在著醫護比過高的議題,若是增加在宅醫療人數,對醫護人員只怕會更加辛勞,在日本醫護比約為1:7,台灣卻動輒1:12,如此差距若直接推動在宅醫療,擔心醫院與照護人員是否能夠負擔。


對於醫病關係、照護品質與醫護人員,是看完回家後對於在宅醫療仍有所不清楚的地方,儘管如此,若是沒有觀看過此部影片,我也無法對這部分產生反思,希望以後也能有更多相關機會能了解在台灣現實發生的社會議題以及為了解決而做的努力,謝謝你們。

 

陳治嘉

在宅醫療的議題對我來說一直都是一個富含創造性思維的概念與做法,顛覆病人前往醫院看病的傳統思緒,主動將醫療資源送入家中,送到需要者的手上。跳脫傳統思維對於服務的輸送與革新具有很大的意義,代表我們駐立在先前的基準上,懂得利用現有資源與觀察到的現象做為變革的大方向,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長照服務輸送面貌也不盡相同,仔細留意每一個細節與過程,妥善利用所聽、所看、所想的問題意識,如此一來,也許能夠替相關照顧服務的未來增添許多可能性。


電影裡詳盡的呈現出各個長照領域人才於在宅醫療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重點,雖然鏡頭拉回現實實務運作中可能不會如電影裡所示如此的順利與完美配合,但就宣導及推廣在宅醫療理念的前提下,此電影已充分的將角色職責傳達出來,讓人對在宅醫療的概念有較具體的想像。

回到實務運作面向中的討論,各個長照專業角色之間的配合能否融洽,一直都是最需要先正視的問題,尤其是個案管理員不比照管專員背後有政府權威性的加持,經常在整體照顧計畫安排中被醫護人員質疑專業性,彼此若無法互相信任,在運作上必然不會順利,直接受到影響的是第一線的照顧服務員與個案;在此情形下,我們必須思考如何能夠加強個案管理員的專業性與消除專業歧視的問題,除了增加教育訓練之外,是否還能有更多的作為,從根本上弭平信任不足的現象呢?


 

陳宛均


我覺得這一部影片非常值得令人省思,關於在宅醫療這個方式在台灣還不普及,但卻很值得關注,因為高齡化的來臨,還有我多年在老人機構當服務志工的經驗,因為是鄉下,很多長輩生病要看醫生,若身邊沒有可以照顧他們的子女,就只能依靠一些社會資源,但又不是隨call就能隨到,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這樣而耽誤到身體健康,導致他們都是到藥局拿成藥,雖然現在都有與醫院合作,可以到家裡附近的藥局拿藥,但就會像影片中呈現的那樣,長輩服用的藥品非常大量,而有些是重複的根本不需要再多服用,我覺得這一點很值得來探討,但我覺得真的要實施影片中所呈現的在宅醫療服務模式,是非常挑戰的問題,人力、資金、時間…等,都是非常大的問題,影片中呈現的最後一段,是要完成病人的願望,讓我想到醫院的安寧團隊,就是在做這些事情,希望讓病人在最後的一段路,可以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或者去實現自己的願望,我也很好奇的是這跟影片中的在宅醫療團隊是有什麼不一樣的差別。這也已經與以往的照護觀點有所落差了,病人開始有自己的人權,而不是什麼都由醫院做決定,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這部影片真的發人省思,也希望真的有一天台灣也可以進步到各地都能有這樣在宅醫療的團隊服務著大家,值得大家一起來挑戰。


 

陳彥霖


回家這部日本電影,勾勒出日本現況,也間接反映東亞國家的普遍希望能否將在宅醫療具體化,需要考量的點,在於居家環境和照顧能力是否可支持在宅醫療,又或是在病人自主的倡導下,希望替自己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做好安排,而不是只躺在冷冰冰的病床上等待生命逝去;日本的長輩有84%是在醫院過世的,雖然沒有台灣的具體數字,但感覺上應該也不遑多讓,但有越來越多的長輩或重症病人,覺得既然積極性的治療已經不可為,決定選擇不進行積極的治療,而是希望有尊嚴地在家中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然而在宅醫療的困境究竟是為何,需要許多專業工作者通力合作,這包括從家屬,到醫師、護理師、個案管理師、居服員、職能和物理治療師、輔具相關人員等許多不同職種的人,按照患者的狀況和需求,大家以平等方式討論取得共識,共同為患者打造並提供最適合的解決方案,肩負著病人能否「回家」的關鍵角色,一直以來都以醫療體制為主的國家,如同主角為了因應父親生病後,而回到日本繼承家業,起初也有同樣疑問,為何不能只在醫院接受治療,但主角了解到身障人士或急性惡化的重症患者後,慢慢的體會到這並不是只有把病治好這麼簡單,病人心理狀態也須顧及,就算這病真的不會痊癒,但賭的就是那幾趴的機會,人若處於心情好的狀態,說不定奇蹟就真的降臨。


故事到了最後,我以為劇情會走到奇蹟發生的那一刻可惜並沒有,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原本冷靜的照服員,卻情緒化的對病患的女兒說,他不能失志,他必須堅強,這時主角卻跳了出來,每個人的確很難相信癌症復發後卻無力治療的困境,直到病患很安詳的逝世後,女兒放聲大哭一直呼喊媽媽的這一幕,真的令人心酸。台灣的在宅醫療在幾位醫師的努力奔走以及和日本的積極合作下,近年來也有長足的進步,陸續在全台灣各地綻放光芒,許多醫生也樂於下鄉擔任偏鄉巡迴醫療,堅守著「先看到人,才看到病」的觀念,盡心守護社區民眾的健康,以及照顧他們的日常。他們並組織成立在宅醫療協會,積極進行串連和推動相關理念。


 

陳祈瑋


回家,是一部以日本為背景,探討「在宅醫療」的理念以及其運作的電影。劇情的展開,以一位有著「醫療本位」的高材生從醫院輾轉回到社區,接手其父親負責的在宅醫療業務開始,在過程中與家屬、病患、長照個管、其餘醫療專業者(藥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口健師、居家護理師)發生跨專業接觸,並在互動過程中打破本位主義,轉為互為主體的過程,並以一位癌末病患的醫療→臨終過程作為收尾,呈現主角如何與其他照顧專業者共同成為「Peers」,實踐「要看見人,而非病」的理念。


以他者生命經驗,衝擊本位主義

主角-高橋雅人,從醫院回到社區甫接手在宅醫療業務時,仍穿著代表醫師專業的醫師袍,以著醫師的專業建議,給予患者「為他們著想的建議」,諸如:對於口食吞嚥有困難的高齡長者,逕自、兀自說出需要進行「胃造口」的手術,反倒讓患者度過多日忐忑、情緒不穩的生活,至患者最終於床上摔落,從家屬口中聽聞上述忐忑,才意識到自身角色的疏忽;對於化療結束甫回家中的真紀,因體溫較高使得家屬深感擔憂,卻被醫生指責「過於情緒化」,而非以同理心進行面對;初次家診一位高齡長者,從長者盛情的邀請入座,至主角自以為問診完畢準備「再」開新藥,結果被個管師-夏海質疑並於家中蒐羅一大包未服用藥物,經詢問才從患者口中聽到:「藥實在太多了,我很努力再吃,但還是吃不完」,才如大夢初醒般,開始意識到自己作為醫師於在宅醫療中的角色職責-跨專業整合,故緊接著著手替此位病患處理藥物整合的業務。

在上述這些故事中,穿插著醫師被個管師質疑的對話,如圭藏(主角父親)不會以專業者現身至病患面前,然而主角甫接手在宅醫療業務時能穿著正裝,至劇情後主角卸下身上的白袍,身上衣著細節的轉變,呈現了原先醫師本位的退位。


跨越本位主義之後的專業連結-合作

主角從他者的生命經驗中,於病房走入家中的過程,逐漸的看見了其他醫療專業,並與這些醫療專業對話,而為這個過程做完美收尾的,是一場於居酒屋的對談,場景的角色是各個醫療專業,如藥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營養師、口腔治療師、居家護理師於當中互相訴說對於「照顧患者」的理想,以飲食此事為例,物理治療師以著肌肉大功能動作的復原出發,而後由職能治療師接手協助其生活動作中小肌肉群的復健,並且由口腔治療師進行吞嚥的復原,在一個喝酒、吃肉、談天、說地的場合中「Peers」逐漸成形,除了醫療專業者對於患者的專業本位需要卸下,與其餘專業者也如是,於這齣劇情中凸顯的更是一個各專業者在服務/照顧個案的過程中逐漸成為互為主體、相互協力的團體建構。


「Peers」,讓我們好好回家

「還能在最後的一哩路,活出自己的樣貌」是在宅醫療對於人臨終時最殷切的盼望,而跨專業的合作則是努力「支援」患者,完成其「夢想」。本劇最後,以真紀這位原先以為化療結束後卻又復發的角色出發,因化療已無法治療故逕自回到家中進行臨終照護,這時,主角已經從一位原先有著醫療本位主義的醫生,到口說「我...還有甚麼幫得上忙的嗎?」,接起了出院準備會議的職責。

這一段的劇情刻劃,從病情再度發作時女兒-波瑠的無法接受中,主角被真紀與其丈夫-孝二請託協助說服女兒,宣告著醫病關係的逐漸模糊,從醫生-患者-家屬,轉為更相似於朋友/夥伴的關係,並且當真紀提出「再次去看花」的願望時,履行著「幫助她,好好活到最後一刻」的信條,在宅醫療團隊則藉由多樣的服務整合-身體狀況評估、口腔狀況的注意、無障礙接駁車的接洽等,協助真紀出遊的願望。

待真紀一家到達賞花地時,主角與夏海則靜靜的看守於外,這時,在宅醫療所行的已從醫療行為,跨越到了一個與人為核心的,是一種「關懷」的角度。最終,真紀的告別式中,每位醫療人員皆到場致敬,並有著打趣的玩笑,這些,皆意味著「平等」、「以人為中心」的理念如何深化入生活,成為一種嶄新的照顧模式。


代結論

本片清楚的以日本案例呈現在宅醫療潛力,以及其隱隱於後對於人存在、尊嚴本質的敬重與實踐。然而。當此制度試圖進入台灣時,勢必考驗者已趨成熟但以醫療行為做為主要業務項目的全面健保,以及尚未成熟的長照制度,諸如:高橋醫生協助整合病患的各類藥物時,是否可以納入給付項目?又這種給付項目該歸類為健康(醫療)還是長照業務?而這種隱性的、非屬於直接性的醫療/照顧行為,又該如何定價?與服務品質的管控?

在當前的台灣,在宅醫療對制度造成的挑戰、成本的估計、服務過程品質的管控,目前皆被從業者以「熱情、功德」來承擔,惟當社會需要此種醫療-照顧模式時,意味著質量皆須提升,這種承擔勢必、也不應長久,同時間,也需要對國家政策進行對話與挑戰。社會政策的討論,不外於歷史制度、價值意識與政治履行中否決點的角力等,身處歷史時機點( timing)的我們,勢必能夠且應好好經歷、經驗這一段充滿公民社會與國家權力間緊張、矛盾與再重構的過程。無論是做為一位公民,或是社會福利學系的學生。

 

湯寧平


「視病如親」把患者當成自己的親人照顧,雖然詞意上看起來有些理想化,我想它的精神等同於同理,理解對方的身心或者所要面對的困難,自然得就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才能幫助到患者。


看完這部影片及演講,在宅醫療服務我覺得是在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醫療服務,依個別性提供完整的醫療照護,也能去找出患者最根本的問題所在,例如替個案整合藥物、給予的處置會考量到患者身心靈等等,在宅服務讓醫療變溫暖了。


醫院門診時常有大排長龍的狀況,許多高齡八九十歲的行動不便老人搭著復康巴士前來就診,光是等候看診加上來回車程常需要花費半天以上的時間,如果還有要再看其他科別,整天的時間都在醫院了,對於長者來說到醫院看門診確實是一件很耗體力的大工程。


關於藥物整合,雖然有些醫院的老人科門診醫師會協助患者簡化藥物,但不是每個老人家都能或願意至醫院看診,例如有的老人居住在交通不便的郊區、子女在外地工作、抗拒去醫院、長期臥床等因素,而在宅醫療能到患者家中,真的解決部分患者就醫困難的一大幫助。


 

黃子晏


在看這一部電影之前,其實在大學有關社會工作的課程當中就有接觸及看過有關日本孤獨死的文章,也從中得知現今日本社會中,孤獨死的人數是日漸增加,死亡的人也不一定是老人,也有可能是單身的年輕、壯年,配合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也需要改變社會福利的運作與方式,而電影中的在宅醫療就是對於這樣的人口來說很棒的服務。


常常在普遍人的想法,常認為醫療行為都僅限於醫院當中,比較少會接觸到在宅醫療,可能因為不了解也對於這方面的服務沒有接觸,位於偏遠地區的人們、或是家中其他人不方便協助看診的人,也因此錯失了醫療的機會。其實在電影之前我對於在宅醫療也沒有很深的接觸和了解,很多人也對於不了解的事物會有排斥、不接受的感受,和電影中男主角一樣,可能有先入為主的概念,甚至是拒絕從事這樣的工作。


和助人工作一樣,在宅醫療是可以從和個案的互動中,獲得很多之前沒有過的感受,可能是挫折,可能是失望,但更多的是幫助人的成就感,我想就是這一份成就感,讓主角從非常排斥、厭惡這樣的工作,轉變為開心和榮幸的吧!


對於普遍人來說,在宅醫療可能就僅有醫生與護理師來從事,但其實與社會工作相同,這條回家的道路,是需要有許多人來協助的,除了醫師之外,護理師、個案管理師、居服員、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輔具相關人員、心理輔導與社工師等等。由許多人互相協助並研討出最適合個案的方案,陪伴案主度過回家的路程。


這部電影不只讓我更加了解在宅醫療,更讓我體認到助人工作的偉大,尤其是片中所說的“先看人、再看病”,其實不只是醫生,助人工作也是相同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緊密連結的。

 

⿈品琇


其實我在看這部影⽚之前,並不熟悉在宅醫療的概念及運作⽅式,也不知道原來在宅醫療可以做到這樣,當然,電影拍得很夢幻是⼀回事,要集結到這麼多專業的護理⼈員,來完成「在宅醫療」這件事,想必不是這麼簡單的。


看完《回家》後,為了更了解在宅醫療這⼀塊,我找了幾個相關的紀錄報導來看,裡⾯採訪幾個正在作在宅醫療的團隊,從他們的分享看來,可以了解到他們會選擇投⼊在宅醫療這⼀塊,絕對不是為了錢、為了點數,⽽是發⾃內⼼的覺得哪裡的醫療有缺⼝,就去補上這個缺⼝,或是看到⾃⼰的家鄉為缺乏醫療資源所苦,進⽽決定全⼒投⼊,、這也是我看了覺得最最最敬佩的地⽅。在宅醫療發展到現在也有不少的問題需要解決,像是給付太低、⽤藥整合有難度以及限制每天每⽉的看診⼈數。在臺灣,每次居家訪視以次作為點數計算的標準,醫師除了費⼼治療病患之外,每個⽉也要擔⼼這樣的健保給付能不能養得起整個團隊,⽽⽇本政府採⽤的⽅法

則是,給在宅醫療診所⼀筆照顧個案的費⽤,醫師只要「全權照顧好病患」即可,顯⽰了臺灣的在宅醫療其實還需更多檢討與進步的空間。


可以在家接受醫療服務直到善終,其實對患者或家屬來說都是⼀種較輕鬆也較尊嚴的⽅式,但是這樣的⽅式可能要花費醫師較多的⼼⼒及時間成本,如何創造誘因讓更多的醫師或是相關護理⼈員願意投⼊是⼀個問題,但如果為了提供誘因⽽將給付拉⾼,會不會使原本就⽇益枯竭的健保更加雪上加霜。


打⼼得的同時讓我聯想到幾天前官⽼師在課堂上播放的⼀段影⽚,講述⽇本在⾼齡化與少⼦化的衝擊下,勞動⼈⼝⽇益減少,找不到勞動⼒的情況下,許多企業不得不聘僱⾼齡勞⼯,例如有75 歲的爺爺負責開幼兒園的校⾞,也有70 歲的伯伯在垃圾處理場操作⼤型機具,雖然這些⼯作可以讓⽼⼈們有⽣產⼒,可能可以讓他們覺得⾃⼰還是有價值的,同時也能補上勞⼒缺⼝: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益退化的體⼒及記憶⼒,讓他們在⼯作上隨時都可能有危險,或是造成別⼈的危險。專家預估臺灣將在2025 年進⼊超⾼齡社會,⽇本遇到的問題,我們也很有可能會⾯臨到。⽼年化的衝擊下,我們必須研擬出更多的對策來因應,或許這條路坎坷崎嶇,但是看到那些醫師、護理師及個管師等等正在各個⾓落努⼒著,我覺得未來並⾮如此絕望。

 

黃嵩允

這部電影和我自己大學時社工實習的經驗有很多連結,除了了解在宅醫療對於老化社會議題的重要性外,更能感受到電影中處理很多進入社區及在宅的小細節,是一部很感動且很深刻描繪出在宅醫療議題重要性的電影。

在宅醫療最主要是幫助無法自行自醫院就醫看診的老年人,可能是長期臥床、行動不便或其他無法因素,透過醫院不同專業的團隊直接進入家中進行看診,電影中第一個讓我驚豔的部分,是一幕醫生穿著白袍進入長輩家中,被照護員訓斥在宅醫療不應該穿白袍的畫面,事實上我自己進入社區的經驗裡,督導也曾和我說過,因為醫師白袍是一種專業的符號象徵,只適合在診間內,如果進入社區就不應該再讓患者與醫療團隊間有這種象徵性的隔閡,而是更貼近民眾的,是我認為這部電影刻意傳達出在宅醫療實務操作上的小巧思;另外一幕是強調各種不同醫療專業間的合作,長輩老化的身體通常都是合併多重需求的,所以在宅醫療服務就更重視不同專業間的照會、溝通,如物治師負責大肌肉復健、職治師負責小肌肉功能重建、照護員提供直接的照顧需求服務、藥師及醫師一起確認是否有重複用藥及從醫囑規律服藥等…;我曾在嘉義聖馬爾醫院的精神科實習,進入社區很常在長輩家發現個案今天去A診所拿藥,明天又去B醫院拿藥,最後家裡堆了一堆吃不完的藥,甚至哪個有吃哪個沒吃自己都不清楚了,這就有賴醫師在透過聊天問診中旁敲側擊用藥狀況、確認是否有重複用藥,以及共同討論個案的治療計畫,而進入精神疾患者家中的社區醫療團隊,也和電影一樣強調各專業間的配合,照顧到一個患者的不同面向需求(生理、心理、社會家庭功能等),電影裡使用了peer(同伴)這個字來表達,也是電影強烈傳達各專業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給觀看者的感受。

而我最喜歡這部電影的一句話,是主角醫生在回憶小時候立志當醫生的初衷時,說了醫生應該「看到的是人,不是疾病」,我想這句話很能完美傳達在宅醫療的精隨,很多在醫院診間內的醫生因為專業分科零碎化,當在面對一個病人時,看到的是一個「有機體的某個系統」出了問題,哪個組織有了病灶、疾病本身,而不是關乎生而為人,他「真正的需求與問題」是什麼,甚至是臨終時的四道、四全的照顧,去滿足一個人的身體、心理、社會及靈性層面的基本權利。

面臨高齡老化的社會,在宅醫療在不同國家的發展一定是會有成長趨勢的,但如何有足夠的量能因應以及完善的品質水準,則是一大課題,台灣在推動在宅醫療上雖有漸增的趨勢,但是配合著當前健保體制的給付與醫院的成本效益運作考量,的確會比較辛苦,因為一個醫生待在診間一小時可以看診的數量與在宅醫療的量實在不成比例,更直白地說就是不符合醫院方的成本效益,尤其在宅醫療需求者通常也都是在醫療資源較不發達或偏遠的鄉區,所以支持在宅醫療的發展,更需要的是一群有熱忱的醫師、護理師等專業醫療團隊,我想這即是理想與現實實務操作上的鴻溝,因應此情況不能只依靠單有熱忱及品質良好的基層醫療團隊,還需由國家的健康保險給付等制度面政策做調整,來支持台灣的在宅醫療推動,國家的角色責無旁貸。


 

廖鮫諳


朋友S的奶奶八十好幾,身體算是硬朗,雖然一人居住在台中老家,可是偶爾散步至附近和左鄰右舍聊天,自理三餐等都不成問題,然而半年前一直和友人提及坐久了,骨頭都會酸痛,遂帶至醫院進行手術,可是手術後無法久坐,僅能臥床,因此需要長期照顧,友人父親已去世,奶奶還有兩個女兒和兒子,最後由兩個女兒交換時間照顧奶奶,但是照顧者的身心負荷,使得朋友S也感受到姑姑們積累的不滿和怨言,先前曾有提議至機構式照顧,可是奶奶也無法接受離開家中至機構受照顧,而現在兩個姑姑持續照顧,但卻也引發不少紛爭。

上述的案例僅是友人家中的一例子,然不論是正式的新聞、研究或非式的書籍、生活等,無不涉及老化照顧的議題,如作家龍應台在卸下職務後,決定完成自己的心願回到屏東陪伴失智的母親;另一作家教授郭強生為照顧父親受疾病的生活起居,暫停擔任教授等教學工作,回老家照顧父親。

再回頭看著自己的父母親,也發現他們好似一夕間衰老了,尤其父親年屆七十歲,近來他曾憂憂和我說,想到自己已經七十了,男性的平均壽命亦不長,很擔心未來不曉得會如何?

老化的議題是涉及每個人,不論你是否正朝向老年期邁進,可是身旁的親人、友人都可能處在老年期。而又不論是否是老年期,當人面臨可能的疾病衝擊,在醫院照顧和在宅醫療亦是可選擇的議題。猶以當今有些疾病的年輕化、生活與環境的鉅大改變,無形中亦影響每個人的身心狀況。

此部「回家」影片,透過一位醫師參與在宅醫療的開始,揭開此片的序曲,並以不同的個案,如癌末的病者、兩位老年長者的病者等,串起在宅醫療的重要性和必須性,而最後癌末病者的故事,更令人揪心與不捨,又三個個案各別代表「居家醫療照護」、「重度居家醫療照護」、「安寧居家療護」等。

筆者認為在宅照顧的確能符合讓個體「活出自己」的醫療模式,其一為待在自己熟悉且有安全感的地方,且能保有隱私性(相對於醫院而言),另一個部分專業人員的態度和行為亦是很大的因素,在影片中不斷的傳達此訊息,即是不只是cure,而是care,換而言之,除了各專業的醫療建議外,是否能將個別個案的情形納入其中,而採以病者為主體的方式。

我認為此方式如同照護的邏輯一書所提到的密切呵護與重視特性是好的,而不是提供醫囑後,即忽略個案後續的行動過程。又蒐集知識並非就是要提供更好的現實地圖,而是要打造能夠承受的生活方式,與現實共生,也活在現實裡(Mol,2018)。如同影片中不論是需切管的老爺爺或者罹癌的婦女,在了解自己病情或者醫生在訴說病情時,都需考量每個個案的特性,並在執行手術前/後,共同和個案與家人,規劃出適合的方式。

在宅照顧所倡導的理念和目標,的確有助於需接受相關醫療之個案,然而如上所述,其所需要搭配的配套措施,在醫療專業上的醫師、護士、居家照顧服務員、營養師、復健師等,以及社工人員,其整合性團隊的合作模式,如何能夠與影片呈現中,彼此理解、相互合作的理想方式,又各專業人員需要對在宅照顧的了解,乃至對於個案所持有的方式、價值觀,都攸關在宅照顧的品質,這個部分是重要也是演講中較少著墨的部分,甚為可惜。

另一部分,則在於在宅照顧對於個案、家屬而言也許是一解方,但專業團隊如何協助家屬於在宅照顧中所承擔的身心負荷,更是首要,猶以重度的居家醫療個案,其主要照顧者所需要的各項身心、資訊協助,不比病者本身來得少,因此,在宅醫療如何結合社區、團隊資源,使更多病者、家屬都能參與在宅醫療的措施,是需要一具體、清楚且能使有需求的家庭都能理解、認同,乃至參與。

其次,以人為本,在治療與照護時,考量著重每個病者的生活型態與價值觀,提供適切的醫療協助,不單是在宅醫療所應秉持的,在未來的醫療體系中,假若能創造此一理念的環境結構,對於每一位可能接受醫療服務的人民而言,將是一大福音。

參考文獻:

Mol, Annemarie,2018,《照顧的邏輯:比賦予病患選擇權更重要的事》。台北:左岸。

 

蔡承宏

找一條從專業到社區的路徑──〈回家〉公播觀後感


這周談在宅醫療──〈回家〉講述的是一名因為父親生病而從醫院體系回到社區醫療的醫生,其如何從一開始緊握醫師的光環與白袍、將遵守醫囑視為是社區在宅醫療病人的唯一,一直到開始嘗試了解在宅醫療的價值、精神與跨專業團隊合作,並且將病人及家屬放到心上的過程。其實在看這部影片時,我的腦海也在回顧自身的社會工作實踐,因為它們彼此之間有著很大的連結:我們聚集的是「這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疾病與事件」。如果只指出疾病或為求結案,我們將醫療與社會工作的價值信念放在將人切割成問題與人,是完全忽視服務對象與事件是共生的狀態,他的整體身心靈都與之牽連。助人事業是必須要有「人味的」;當然我也知道在當前講求案件量、結案率的服務量能要求下,這樣有人味的服務有它實踐的困境,但能多一點人發現缺乏對於看見整個人的視野,那服務就會有討論與調整的空間。社會政策規劃也該有相同的體會與反思。


另外,為了建立起社會大眾對於專業的信賴與界線,醫療體系與社會服務領域都有著類似的辦法:證照化和可識別的標誌(醫務的白袍)--這也是一部分看不見服務對象的原因。緊抓著權力的冠冕與標籤,也會因此忘記助人作為一項志業的本質與願景:透過指出、處理問題以彰顯專業的功能,我們可以在醫療院所與機構的範圍內建立宰制的權力而較不會遭受質疑,但進入社區的服務,這一套建立與鞏固專業的技術就有必要解構與重構,而這就指向社區的服務是複雜的,而跨專業團隊內的彼此連結與互賴是必須的。肯認跨專業服務團隊的重要,是醫療領域的特色,但在社會風險的更新、個人處境的多元化,以及對於人性尊嚴的堅持,這是無論服務哪個群體的工作者,都必須了解到的,雖然有時網絡夥伴會雷啦(這是後話)。

 

蔡承芳

觀賞完電影後,了解居家安寧對於末期病人之重要性,再結合自己先前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安寧共照團隊工作的經驗,會了解到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像影片中的遊記子那麼地接受在自己的工作經驗中常看到家屬與病人對於疾病的治療 生命的自主權 非常不捨的拉扯有時候看到許多病人對於自己的疾病無法坦然接受其家屬之間的溝通並不是那麼的有效時 在僅剩的時間就會失去了許多生命的意義 有時候會替那些病人感到惋惜及不捨

影片再一次提醒了我們 也許安寧緩和對我們只是一份工作 但以病人為中心的角度去思考 則是一份溫暖又有意義的工作

安寧並不是等死 而是透過全人全家全隊 去減緩病人或免除病人生理 心理的靈性痛苦 也為病人因疾病產生的身心靈問題 進行詳細評估與適當處置


 

蔡承芳


觀賞完電影後,了解居家安寧對於末期病人之重要性,再結合自己先前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安寧共照團隊工作的經驗,會了解到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像影片中的遊記子那麼地接受。

在自己的工作經驗中常看到家屬與病人對於疾病的治療、生命的自主權非常不捨的拉扯。有時候看到許多病人,對於自己的疾病無法坦然接受其家屬之間的溝通並不是那麼的有效時,在僅剩的時間就會失去了許多生命的意義,有時候會替那些病人感到惋惜及不捨。

影片再一次提醒了我們-也許安寧緩和對我們只是一份工作,但以病人為中心的角度去思考,則是一份溫暖又有意義的工作。

安寧並不是等死,而是透過全人全家全隊去減緩病人或免除病人生理、心理的靈性痛苦,也為病人因疾病產生的身心靈問題,進行詳細評估與適當處置。


 

蔡東辰

本片的主人翁在片頭時,因父親的身體狀況無法再負荷診所的工作量而倒下,被迫從大醫院回到家鄉的診所交接父親的職務,但他發現故鄉的診所與過往待的大醫院在看診與治療等觀念非常不同,一開始的他堅持使用過往在大醫院裡的處遇方式,除了與社區照服員的想法相互對立之外,出診的結果也往往不如他的預期。


大醫院通常會依照各科的專業去為病人對症下藥,忽略了病人有多重用藥的可能性,有些病人不願前往大醫院接受侵入式治療是為了能夠繼續在家中陪伴他的家人,由於在宅醫療除了讓病人有辦法更容易的使用醫療資源外,醫生也能夠在處遇的過程中,透過訪視病人去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以及病況的轉變,並與其建立在大醫院中無法建立的情感連結,更能夠與其他不同的醫護專業相互合作,這不單單只是商討如何治癒病人,在面對無藥可醫的狀況時,「支援病人完成最終的願望,也看見病人回到家後,還能在最後的一哩路,活出自己的樣貌。」是在宅醫療的重要價值所在。


回頭看看台灣,近年來在宅醫療也漸漸發展了起來,許多醫生樂於下鄉擔任「小鎮醫生」,堅持「先看人,在看病」的理念,盡心守護社區民眾的健康,以及照顧他們的日常,同時也成立「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積極地向大眾說明與推動相關理念。


這部電影讓大家知道什麼是在宅醫療?為什麼我們需要在宅醫療?如何透過在宅醫療中各種不同專業工作者的串連,為病患打造一個支持體系,讓他們可以持續在家中過他們想要的生活,當走人生的最後時,沒有遺憾。


 

賴科憲


「回家」是一部2019年在日本上映的電影,講述一群跨專業合作的團隊,為數個家庭提供「在宅醫療」的故事。劇中的核心人物是一位年輕醫師,因為父親臨時倒下,因緣際會下回到小鎮接下家庭的診所,故事的前期主要圍繞在這位醫師的心境變化,從大醫院醫師在看病、診斷、醫療上的思維,逐漸轉變為能體恤病人、理解跨專業合作重要的在宅醫療團隊醫師;後期則聚焦在病患的家庭當中,深深刻畫家庭成員在面對疾病時的態度,以及面臨生離死別時會有的情緒,透過在宅醫療團隊的努力,終使家庭成員選擇接受一切,面對現實。


我很喜歡這部影片中醫師的心路歷程變化與轉變,其深刻詮釋醫師角色定位的變化。影片一開始的他,有著身為大醫院醫師的包袱,認為醫師和病患的關係就是「看與被看」的專業關係,並不會設身處地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因此在回到小鎮接替父親的職位之後,對於在宅醫療的服務有著強烈的不適應感。後來因為見到小時候所寫的紙卡,他才下定決心要成為「能讓人感謝的醫師」,並嘗試從病人的角度去做換位思考。


電影中有一幕是一位老人因為看了不同類別的醫生,每一科的醫生都各自開了不同的藥物,導致老人成為「藥罐子」,一天要服下不少藥丸與膠囊。這一幕對我來說相當震撼,因為以前在長照機構實習時,新來的個案也有同樣的情形,當護理師要檢查那位長者所服用的藥物時,只見她從背包中緩緩拿出一袋袋塑膠包裝,裡面全是各式各樣的藥物,連護理師都嚇得不輕。電影中的長者是因為在宅醫療的醫師協助,才解決多重服用藥物的問題,而我在現實中所遇到的長者,是因為即將要到機構入住,才會發現此問題,如果每位醫師都僅遵照自己的專業開立藥物,而不過問病人的服藥情形的話,那麼病人因為多重服藥的緣故,其副作用可能遠比原本的疾病還嚴重。


在宅醫療的服務,首重跨專業的合作,以及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並解決問題,這樣的服務方式不論在何項領域在近期都正在逐漸推廣當中。嶄新的合作方式,打破了以往需求方主動尋求資源的方式,而是讓資源主動接近需求方,如此一來,可近性除了能讓需求方快速獲得所需,客製化的服務也可以更加貼合其需求。在現今,除了在宅醫療,無障礙宅邸的設置、居家照護等方式,都是結合各專業而生的服務,他們都嘗試將需求者當成顧客,將各項服務客製化送到他們手中,我認為這樣的方式才能更顯人性化,更具效益性。

215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