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心得】台大社會學系 黃悅珊
這次觀看電影《ピア〜まちをつなぐもの~》,讓我感觸良多,彷彿回到了 三、四年前在病榻旁照顧病重的父親的時光。電影的標題我覺得頗有趣的。ま ち在日文中可以寫作「街」(街道)或是「町」(小鎮之意),表達著在宅醫療團 隊的串連,在小鎮中共同打造社區的醫療網絡,也呼應電影中提到的「要把街 道當作醫院走廊,家戶則當作病房」這句話。
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我發現許多場景都和當年我照顧癌末父親有許多類似 之處,以至於我無法使用完全客觀理性的角度去觀看這部影片,倒是感性和情 感、對故人的思念佔據了我大部分的觀影時光。有許多情節都是當年經歷過 的:要不要插鼻胃管、要不要做胃造口、要不要氣切⋯⋯電影有個橋段是病患老 爺爺不想去住機構、不想跟狗狗分開而驚嚇跌下床,讓我想到當年父親也是這 樣哭著說他不要住院,他想回家,他想回去工作,他想跟家人和貓咪在一起。 到最後我忍不住哭了,電影主軸的個案就跟父親一樣:嗆到、吸入性肺炎、照 斷層後發現癌症復發後在安寧照護下去世。
看完電影後我感受到日本在照護方面真的比我們細膩很多。當初回家照顧 父親時,也是有醫生、護理師、心理師跟照服員的居家訪視,但並沒有像電影 一樣有這麼多不同的專業到家裡幫忙,而照服員要來家裡進行居家照護有點數 限制,因此母親在替父親安排照顧時需要斤斤計較各種需求是否是必要的。但 也很感謝台灣進行在宅醫療實作的專業人員、推廣者,讓個案在臨終之際可以 回家好好休息、好好和家人相處,也減輕了照顧者和家屬不少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