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心得】台大社會學系 張益爾
《回家》這部電影的主角高橋醫師從醫學院畢業沒多久,就臨危受命回到老家接受父親的診 所。高橋醫師在因為習慣了大醫院中,醫師對病人的上對下權力關係,所以總是自以為是的丟 出意見,也因此跟工作團隊以及病患鬧得不太愉快。但在小社區待久了之後,高橋醫師也慢慢 地學到了「看人不看病」的真意,放下了醫學院高材生的驕傲,學著從病人的角度出發,與工作 團隊攜手合作,給予病人尊重及關懷,也讓即將往生的患者享有最後的安寧及尊嚴。 整部電影的氛圍十分正向,雖然必定經過美化修飾,但仍讓我覺得這一切都得來不易,從高橋 醫師做出的抉擇就可見一斑,一邊是前途無量的大醫院,可以穩定地升遷也享有聲望,一邊是 要耗費大量心力,放下身段的社區診所,高橋要不是想起了兒時對父親的憧憬,可能就會待在 大醫院了。再來,我覺得特別不容易的是工作團隊的結合,為了讓在宅照護變得可能,需要各 類專業的醫護人員相互合作、交換意見,才能讓病人在家得到完善的照護。相較台灣大多醫療 體系都分科明確,跨科病患總是無所適從的困境,電影裡呈現的完美樣貌是值得我們去努力 學習的。